为挑选新色彩以代表其产品,品牌商会投入不菲的时间和资源。一旦色彩在印后与预期不符,就会造成批次浪费,让每个人为此困惑不已。下面是一个典型场景。
某品牌商为产品包装挑选了一种季节色并将该色彩传达给设计师。设计师将该季节色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再转交给印前媒体团队以转换为印前文件。这些文件被发送给三家印刷商进行生产。
在印刷过程中,每家印刷商都会竭力匹配设计标准。然而,当各个供应商的包装一起摆上货架时,色彩却不匹配。
发生了什么事?
色彩在哪里出了问题?
这不一定是设计师、印前媒体公司或印刷供应商的失误;相反,通常是由于色彩的沟通方式以及我们感知色彩的主观性造成的。
品牌商和设计师通常使用流行色彩指南(如彩通色谱)中的名称来沟通色彩。然后,设计师和供应商会使用其实物指南来配色。
然而,这些实物指南是通过胶印技术使用快干油墨和颜料印刷在白色光面纸上的。这种印刷工艺与商业和包装工艺大相径庭,没有充分考虑耐光性、耐摩擦性、食品安全的颜料、不同的基材等多种变量。
如果品牌商或设计师按名称来沟通色彩并依靠相应的实物指南进行包装色彩匹配,那么就不是同一类型的比较。这种客观过程甚至在设计到印刷之前就引入了色差。
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色彩感知,包括:
每个人会根据自己对色彩的感知对色彩进行细微调整,导致最终色彩与设计意图相距甚远。在一个人看似正确的色彩,在另一个人看来却可能完全不对,从而导致普遍的色彩不一致。
为了在货架上呈现一致的色彩,品牌商必须改用客观的色彩沟通方式。这正是数字化色彩工具的用武之地。
PantoneLIVETM专为帮助解决此类色彩沟通挑战而设计。通过这一基于云的生态系统,品牌商和设计师可以使用彩通色彩的光谱数据定义,在整个供应链中以数字化方式指定和发布可实现的色彩标准。
PantoneLIVE的强大之处在于采用了从属标准,可针对特定基材提供理想的可实现色彩。因此,品牌商和生产团队无需尝试在牛皮纸上匹配主标准(往往根本无法实现),而可以边设计边查看色彩呈现效果,并根据该材料接近的可实现色彩目标做出决策。
有了PantoneLIVE,品牌商就无需传递Pantone 375C的主标准,而可以传递棕色牛皮纸上可实现的理想标准,这样每个供应商都可以朝同一个目标努力。
有了PantoneLIVE从属标准,品牌商和设计师就能从涵盖各种基材和印刷技术的50多个色库中挑选可实现的色彩,在数秒内即可确定品牌色是否可以实现。这些从属色彩被安全地存储在PantoneLIVE云中,可供设计师、印前媒体团队、油墨制造商和印刷商—供应链中任何获得访问权限的人随时访问。
除了彩通标准之外,许多品牌商还使用私人品牌色。品牌商现在可以使用 Private Library Manager 将其专有色彩数字化并通过PantoneLIVE共享纯光谱值,从而确保以同样的精度和一致性管理和沟通优先级及工程色彩。
如同PantoneLIVE,Private Library Manager的色彩可以无缝集成到X-Rite软件中,包括ColorCert、Color iQC、Color iMatch、Autura Ink、InkFormulation Software等,从而从设计到最终投产创建一个真正互联且简化的色彩工作流程。
色彩一致性对于维护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但如果没有顺手的工具,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PantoneLIVE提供了一种高效且成熟的数字化流程,以便在复杂的包装供应链中选择和共享可实现的色彩标准。PantoneLIVE使用云端平台、从属标准和丰富的色库,使品牌商从项目之初就能做出科学的色彩决策。
在色彩事关产品成败的世界里,投资合适的色彩管理解决方案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100多家主流消费品牌商及其设计师都在利用PantoneLIVE来确保货架上色彩的一致性。
欲了解更多信息或获取PantoneLIVE私人色彩库管理器演示,请 联系我们 的色彩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