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镜面光包含、镜面光排除、反射、全透射、常规透射、遮盖度、雾度
图1
图1是爱色丽Color iQC中的选择模式窗口,那么窗口中各个选项有何含义?让我们快速了解一下:
一、左上角的“通过分光光度仪启用自动配置” 勾选后,仪器更换孔径时候,会自动识别孔径大小,进而自动调整测色镜头,不必去手动调整孔径和镜头设置(图右侧)
该选项适用于“反射测量”时候,使得在需要频繁更换孔径测量时候,更加方便。但是如果“反射测量”时候,打开了UV校准功能,则建议不要开启该选项。
二、“反射/透射模式”下有四个选项,分别是:
1、反射率:就是进行反射测量,此时测得的是物体的表面色和反射率,被测物体放置在仪器前端测量孔位置,被侧面朝向积分球,通常适用于不透明物体,如下图2:
图2
2、常规(直接)透射:就是进行常规透射测量,此时测得的是物体的“规则透射率”和透射色,被测物体放置于仪器透射腔中,位于积分球和分析器之间的靠近分析器一侧,通常适用于透明物体,如图3
图3
3、全透射:就是进行全透射测量,此时测得的是物体的“全透射率”和全透射色,被测物体放置于仪器透射腔中,位于积分球和分析器之间的靠积分球一侧,通常适用于半透明物体,如图4
图4
4、“雾度“:指的是雾度测量模式,选择该模式后就可以进行透明物体的雾度测量,符合ASTM1003中规程 B 的分光光度计法测量要求。其测量方法类似全透射测量,只是前面反射孔径位置要分别放黑光阱和白校正板测量两次,如下图5:
图5
三、“镜面状况“下面有两个选项,适用于反射测量:
1、“包含“:也就是包含镜面反射测量模式,一般称为SCI或SPIN,也写做di:8°,该模式可以忽略物体表面纹理的影响,测得物体的真实颜色,一般配色时候需要用这种模式测量,对于常规品管也多用这种模式;如图6
图6
2、“不包含“:也就是排除镜面反射测量模式,一般称为SCE或SPEX,也写作de:8°,该模式会考虑表面的纹理镜面光影响,测得物体的表观颜色,可用于不同纹理表面的品质管理,或者需要跟目视一致性高的测量要求;如图7
图7
四、“UV过滤位置/UV能量“对应三个选项,分别是
1、“在外/Uv包含/M0”指的是仪器测量灯上面的紫外滤镜不进行加载,这时候测量氙灯中的所有紫外能量均会参与测色,在该模式下,如果被测物中含有荧光增白或荧光染料、荧光颜料等,将发挥其最大效果,显现出来,该模式是仪器的默认模式,也称为Uvin模式。
2、“校准/Uv校准/M1”指的是仪器测量灯上面的紫外滤镜进行部分加载,使得此时照射到样本的紫外能量比例和D65时候的一致,所以该模式称为UVD65模式,一般用于测量需要在D65下观察的具有荧光增白或荧光染料、荧光颜料等着色剂的材料。
3、“在内/Uv不包含/M2”指的是器测量灯上面的紫外滤镜进行全部加载,此时测量灯里面的UV能量(400nm以下)都被过滤掉,消除了荧光增白剂的影响,并部分消除UV对荧光染料和颜料的激发。
五、右侧“测量孔径/镜头”有两个设定
一个是孔径设定,代表仪器前面孔径版的大小,另一个是镜头设定,代表仪器测量镜头的聚焦位置,一般两个要一致,也可以勾选忽略
图8
六、如图8,在“其他数据模式”中,除了默认的Normal,还有三个模式:
1、“OverLight/OverDark”:这是用于测量遮盖度的模式,需测量两次反射,分别测量衬白和衬黑情况下的颜色,如下图9
图9
2、“SCI/SCE”:选择后可以同时记录两种状态(包含/排除)的反射数据,用于不透明物体的反射测量;
3、“RFL/TRA”:选择后可以同时记录反射和排除两种状态的测量数据,一般用于半透明塑料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