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参数详解:测色仪台间差和重复性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仪器的台间差和重复性在指导仪器选择时候的作用

关键词
精确度、准确度、精密度、精度、台间差、重复性、测色仪选择

在挑选测色仪时,有两个参数是首要关注的,那便是仪器的台间差(Inter-Instrument Agreement)和重复性(Repeatability)。这两个参数决定了该仪器是否适用于当前的具体应用场景。在介绍这两个参数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两个基础概念:

1、准确度(Accuracy)

指的是测试结果与可接受的参考值(也就是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它也被称作精度。

2、精确度(Precision)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试验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也叫做精密度。

如果用打飞镖来演示,飞镖的落点就相当于测量值,而靶子的中心则是真值。飞镖在靶子周围的分散程度体现了精确度,飞镖落点越集中,就表明精确度越高。
将飞镖落点与靶子中心比较所得的平均值则代表了准确度,飞镖落点越靠近靶子中心,准确度也就越高。

综合来看,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精确度的缺失主要是由随机误差导致的,而准确度的缺失主要是由系统误差造成的。

下面我们回到台间差和重复性:

1、台间差(Inter-Instrument Agreement)

指的是测色仪与该型号标准机之间存在的差异。

2、重复性(Repeatability)

是指测色仪能够重复相同测量的程度,这里只考虑仪器本身的因素。对于测色仪而言,台间差反映了仪器的准确度,而重复性体现了仪器的精确度。

在工厂内部进行颜色品质控制时,如果只有一台测色仪,标准色是由这台仪器测量得出的,比样同样也是由这台仪器测量得到的。那么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精确度极为重要,而准确度的重要性相对就没那么高了,因为与真值之间的偏差在比色的时候被消除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测色仪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仪器的重复性。

在产品供应链的颜色数据沟通方面,标准颜色数据往往是从第三方获取的,比如潘通的 smart 卡中所附带的 QTX 数据。此时需要将 A 厂的颜色数据或者 B 厂的颜色数据与第三方的标准颜色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颜色是否合格。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都同样关键。因此,在选择仪器时,不仅要关注仪器的重复性,更要考虑选择台间差较小的仪器。

最后,补充其他几个相关概念:

1、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是指在仪器机台、仪器型号、操作员、仪器孔径等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仪器能否重复进行相同测量的程度。也就是说,在条件稍有变动的情况下,仪器进行一致测量的能力。这在很多时候与仪器的选择、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以及配件的适用性等因素有关,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来解决。

2、同型号仪器间再现性(Intramodel reproducibility)

与台间差类似,指的是相同型号但不同序列号的仪器之间的差异。这与仪器的新旧程度、维护情况以及该型号的台间差规格有关。

3、仪器间再现性(Interinstrument reproducibility)

同样类似于台间差,不过这里没有指定仪器型号,可以是相同型号不同序列号仪器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是不同型号仪器之间的差异。

4、型号间再现性(Intermodel reproducibility)

即不同型号仪器之间的差异。

本文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颜色技术原理》第四版

作者介绍

闫世成
爱色丽大客户技术经理

  • 青岛大学染整工程学士,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 国项目管理协会(PMI) 认证PMP
  • 从事色彩管理工作二十余年,在纺织、染料、塑料、涂料等行业拥有丰富颜色管理经验

推荐产品:


Ci7x00台式色差仪

Ci6x系列便携式色差仪

eXact 2系列便携式色差仪

爱色丽色差仪

有问题? 需要报价? 联系我们  400-606-5155

返回顶部